现在已经六月底,调剂系统马上关闭,2020考研即将结束。因为2020考研大纲比往年要来的早,今年又因为疫情影响,增加了不确定因素,很多2021考研的童鞋都在担心。估计,2021考研大纲还是会在7月发布。那么大纲发布前后需要注意什么事呢?
历年考研大纲发布时间
2020年:2019年7月8日
2019年:2018年9月15日
2018年:2017年9月15日
2017年:2016年8月26日
2016年:2015年9月18日
除了2020考研以外,历年考研大纲发布时间都是集中在8月底-9月中旬。2020考研大纲提前了两个多月发布,提前发布的原因主要是为政治这个科目而考虑。英语与数学大纲的变动每年都很小(基本可忽略),但政治大纲每年都会有一些变动(甚至有较大变动)。
所以大家不必担心,今年大纲公布时间应该和去年一样的,也是在放暑假之前发布。去年较早给出大纲发布时间消息的高教考试在线,最近上线了2021考纲解析课程预约,时间定在了七月八号。
考虑到今年疫情的大环境,2021考研各科难度增加的可能性极小(尤其数学难度预计会降低不少),所以今年各科大纲的变动应该是近几年里变动最小的。
根据往年的经验大纲一般以下几个特征:
1、考数学的同学,安心复习即可,数学大纲一般来说都很固定,几乎不会有变动。
2、英语大纲偶尔会有细节的变化,但是总体的词汇量和语法考查不会有太大变动。
3、政治应该是变动最大的学科了,在大纲出来前可以更多关注时政热点和客观题
大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一般来说,当年的大纲没公布之前,我们都是按照往年的大纲要求来备考,因为每年的大纲变化都不会特别大,变化较多的也集中在政治这一科目,拿到大纲之后需要做的几件事:
对比
对于每年都在发生变化的就比如拿政治科目来说,尤为关键。特别是大家都会在新的大纲发布之前,就进入政治的复习,如果不厘清考纲变化,就会造成知识点的疏漏。因此,强烈建议大家都依照最新的考纲和大纲解析,再对比去年的考纲,把增加、删除或修订的考点整理出来,要做到不遗漏任何一处的变化。
注意分析大纲用词
这里说的是大纲中表达程度的词,比如“理解”、“掌握“等,如果遇到这些词,那这个知识点就要多加关注,并且要把知识点了解透彻,而不仅仅是表面的”知道“而已。比如某个公式如果被要求”掌握“,那么你最好要明白公式的来源、用法、经常应用的题型等各个方面。
注意大纲细节
有些细小的地方的改变,大纲不会特别明确的给出,但是也有它改变的原因,需要我们自己分析。比如某一年大纲的词汇数量并没有变化,但是大纲的词表后面给出了一些词缀的加强和注释,此处变化看似普通,实质却意味着考研英语对词义深度与延伸词汇有了新的要求标准。因此我们要了解细节变化,调整复习倾向,万万不可忽视。
每年大部分大纲发布之后,聚创考研都会帮助大家做全面解析,大家到时可以多关注我们的讲座或者文章。